400-971-0199
中科聚研 - 中科聚研干细胞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干细胞科普

干细胞会不会篡改基因?

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Thomas C. Sudhof教授曾表示, “我们可以把疾病进行控制,干细胞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,在传统医学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上,干细胞研究将带来新的希望。”


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,干细胞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,但也有人会产生疑问,干细胞真的安全吗?输入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?这些活细胞进入体内会不会篡改自身的DNA?


01
DNA

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,是DNA(脱氧核糖核酸)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系列的总称。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性性状传递给下一代,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。


基因突变就是在DNA复制的过程中,出现了“干扰项”,然后促进了新基因的产生。

但干细胞不是“危险分子”,你的DNA也没那么脆弱。我们的基因并没有那么“善变”,其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。

就算偶尔冒出了几个失误,细胞内部也有检测机制和与之相对的校正机制,并不会“坐以待毙”也就是说,体内DNA的复制很难成为疾病的根源,一些外部因素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。

比如接触了X射线、电离辐射,或者食用过量亚硝酸、黄曲霉素都有可能损伤DNA,增加患病风险。




02
外源干细胞会篡改DNA吗?



其实从生物学角度,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,外来细胞的DNA想要进入细胞核,就必须通过会溶解DNA的细胞质与细胞核膜(被双膜包围,多数分子无法穿透),这是个极其复杂且难以实现的过程,因此,外源干细胞想篡改原有DNA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

输入异体间充质干细胞亦同理,它们的表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
由于间充质干细胞不同于骨髓移植,不会全权替代原有的细胞工作,所以被输入的它们更像一群“增援兵”。


在为干细胞枯竭的身体提供帮助时,能循着归巢效应,自动去往体内受损部位进行修复。能自动去往体内受损部位发挥作用。


03
权威杂志告诉你

《Stem Cell Research&Therapy》

最新的一篇发表在《Stem Cell Research&Therapy》的荟萃分析,回顾了过去15年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,确定了间充质干细胞给药相关的所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,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,结论显示:长达15年,3546名患者,62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安全。

柳叶刀-【EclinicalMedicine】

在柳叶刀旗下杂志【EclinicalMedicine】发表的一篇文章,总结了2012年-2019年间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随机试验,结论显示干细胞治疗与无发热急性输注毒性、感染或者恶性肿瘤发展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,也没有发现与血栓发展的联系,确定了发热是唯一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。

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、多向分化和归巢潜能的原始细胞,是机体的起源细胞,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、器官的始祖细胞。如同一棵树干,可以长出树杈、树叶、开花和结果一样。

干细胞的任务,就是通过它可以复制的特性,大量的产生工作细胞,使人体器官能够正常工作。科学家们总结干细胞的五大任务,简称为5R:

Replace 替代或补充

Repair 修补或修复

Regenerate 组织及器官的再生

Restore 生命功能的恢复或复原

Regress 癌细胞的退化

干细胞的作用:

(1)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、调整生长因子指数、促进伤口快速愈合避免疤痕;
(2)促进器官组织细胞新生,使器官年轻化,延缓器官衰老;

(3)提高睡眠质量,改善亚健康;
(4)保护肝脏,治疗肝纤维化、肝硬化;
(5)促进新陈代谢;
(6)增强体能和精力,令机体活力充沛;
(7)促进心肌细胞生长、增进心脏功能耐力、预防心脏病及中风;
(8)稳定血压、平衡胆固醇;
(9)改善皮肤及问题性皮肤,恢复皮肤光泽、光滑与弹性、减少皱纹,使面部年轻化;
(10)能够增强性能力、提高性生活质量;
(11)提高运动系统能力,改善骨质疏松,腰腿疼痛的状况;

(12)恢复神经系统功能,增进记忆力,预防帕金森,老年痴呆等。


人体中的所有细胞都不具备改变其他细胞基因的能力,只有改变生殖细胞(精子和卵子)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。即使是骨髓移植也不会改变患者本身的基因,所以说,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的一类干细胞,不用担心遗传信息被篡改。
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载文章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旨在知识分享,仅用于科普,不作任何商业用途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!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或支持其观点。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